Monday, September 9, 2024

問心無愧


 

最近,認識了一位新朋友,簡單地交代了小弟的背景。不過,看對方的面色有些轉變,也許,自己多心總是覺得對方不知道在地方聽到小弟的壞話。

這幾年的經歷使我在人際關係想多了一些。在信仰,曾被人指責是與異端沒有分別。按屬於群體中,根據體制來嘗試跟進一些事情,結果反指是被在群體中騙財。
幸好,我們是有信仰,撫心自問,是否按聖經的教導而行。我不敢說當中完全沒有誤會,這是怕有誤會,所以就要用體制內機制去跟進,可惜最終被某一群指責是小弟。結果,我是沒有方法去改變的,小弟不是什麼名人,家境沒有什麼,血也只是紅的。對於某些來人說,他們是不會相信我。最重要的,是盡力做好自己的位份,賞賜的是耶和華,收取的是耶和華。

Saturday, August 10, 2024

小男人

 

近來,看了一個視頻,磯笑某人是“小男人”,時常吹噓自己。
我卻反而帶一些同情的,試問不論是在屬人,屬世,或是形而上的,只要是凡有血氣的維度,如果你想那裡立足的話,不是需要你吹噓自己的學識,家財,身份或地位的。
不幸的,日子久了,自己也會相信那些的謊言是真的,我遇上了不少說“一打十”,以為自己是什麼“將軍”,“上將”,“五嶽派掌門”之人士。
試問真的不在乎別人的看法,不想帶那些別人給的高帽,可以獨善其身,笑傲江湖。

Wednesday, June 19, 2024

賣來的朋友

 


在澳洲生活,可以看到不同背景,不同文化的朋友。我的家人都是打工一族,不算什麼富裕。大家都上班下班,沒有犯什麼錯,又一天工作,成長的日子就是這麼簡單的。

近年,在澳洲的生活又開了我眼界。認識了一些人士,他們都在商業上有成就的人,來自的文化背景都是商業化的。與他們談天真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的。但有一些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情是使我困惑的。我明白居住的地方是可以用錢建造,你想住有幾好,就看你能付出多少。他們真的朋友圈子都可以用錢去建立的,買了某區的屋子就可以加入某些的群體,有了那些的屋子就可以某些人士平等,可以做朋友。選用某某專業人士為自己辦事,就算結識把專業人士或是他的客戶群。也許,這種交友方式是在商業世界中很普遍的。但對我這種不是大富之家出生的,還在澳洲生活了廿多年的人,佢卻覺得陌生。我們的朋友都是一點一滴的累積的,大家的友誼是花了廿多年建立。作我們的生命中一些重要的階段,他們都有分的。自己的婚禮他們也有份出席,我們生小朋友試他們也有幫助。大家都一起痛過,大家又有流淚的時候。就是這樣這廿多年,才有幾個朋友。
但那些商界成功人士,真的短短幾年間,建立了一群朋友,他們互相幫助,差不多每一個星期他們都有定期聚會,看起我們來得實在。

Monday, June 17, 2024

一種實在而驀然的聯結


 早前,在網絡爬行時,看到某位人士十多,二十年前首次移民澳洲時,也曾經考慮到定居Brisbane ,不過,當時覺得Brisbane 很落後,城市規劃又夠完善。所以選擇澳洲另的城市定居,後來回流香港。近年又再次以回到澳洲,這次就發現有Brisbane 有很大進步,熱鬧了很多,居住環境也高級了很多,所以這次選擇了Brisbane。

我看了這些說話,心中有些不舒服。其實,行文語氣都是很平實,而且有禮的,也是認同Brisbane 多年的進步,都是一些正面言語。
也許,因為已經在這生活了二十多年。這裡累積了好一些記憶,也在當中發生一些事物,流了不少汗水與眼淚。漸漸地有了感情,留在這裡不是因為這裡很好。更不是看到吸引條件,就有衝動說這裡是“我們的Brisbane ”。反而覺得是一種實在而驀然的聯結。

Tuesday, May 14, 2024

真正休息


 早前,真的工作太忙了。所以請了假休息一會。這次的休息,真的多了一些時間去睡眠,就算睡不著,都臥在床上,好使背部肌肉休息,我實在電腦太多了。並且,也給腦部去想一些電腦之外的事,所以研究一下洗車之事。當然,也要在口腹上,獎勵一些自己。

Saturday, March 30, 2024

標目為本

 

在澳洲,加大拿等等多元化國家生活,就可以看到更多另的文化,更可以反思自身文化中有什麼短處。
之前,聽一個親子講座。講員提到我們亞洲家長是標目為本,缺乏情緒上的認知。
我覺得也是的,當子女找自己時,首先,一句出口的,就是“你要什麼”。我們就是與子女的關係中,為他們解決問題就是首要的。在需要解決後,就希望他們快些做功課或練樂器。而西方人家長,多一些情緒上的支援,首先是給小朋友一個擁抱,言語上多一些讚賞。

Thursday, March 21, 2024

清醒地掙扎求存

 

清醒地掙扎求存

在YouTube 看到無線近期的電視劇精華片段,其中一句“沉溺容易,清醒地掙扎求存是最難的”。
這句幾有意思,也是應該說出了不少曾經面對傷痛的人之心聲。沉溺在傷痛中,其實,是相對容易及舒服,不斷地回顧傷得有多深,指責那次的傷害是某些人的責任,說自己是成了某些人的交易中犠牲品。說這些句都算替自己出了一口,甚至可以得到別人的同情。
傷痛應該是有期限的,我們總要活下去的,要好好的生活下來。有人喜歡用“move on"來容易。小弟就親身經歷看到有人對受傷痛的人說,“move on",當時我的個人感受,就覺得那句比“粗口更難聽”。當然,感受是很個人的,同時,我也深信同場也有很多人覺得這是至理名言。無論如何,我深深喜歡用“清醒地掙扎求存”,,這肯定了走出傷痛的艱辛,同時,對傷痛之實質存在有認同感。更是來形容這種非哭非笑的心情,及那些用汗水去取代淚水,要增加為自己打氣,少一些嘆氣的日子是最好不過的。我真的很喜歡這個“清醒地掙扎求存”.